top of page

戲偶藝術家/繪本作家_葉曼玲

和孩子一起看見複雜世界的簡單之處

文:葉人菩

發佈於:2022年4月25日

葉曼玲_和孩子一起看見複雜世界的簡單之處

祝福所有媽媽,對生活保持著好玩的熱忱,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圖片來源:葉曼玲 )

P6140377.jpg

葉曼玲老師的戲偶製作和繪本「誰要來喝下午茶?」(圖片來源:葉曼玲 )

二度就業,保持著對生活的好奇心

       全職媽媽的歷程到小孩都上學去,自己的職涯也來到新的里程,終於有充裕的時間去做更多的創作嘗試,曼玲說:『 像是重新回到職場上的媽媽一樣,二度就業的感覺,也背負著更多的標籤』。而這幾年世界的快速運轉對曼玲來說,也仿佛是來到了一個新紀元,需要去重新學習這個世代運作的語言,不善推廣自己的曼玲,試著把心打開和世界分享,除了經營社群分享創作的想法和心境,更在疫情期間挑戰了募資出版,對於生性害羞的他,各種毛遂自薦和第一線面對讀者的反饋,他突破了自我的恐懼,卻意外的獲得了鼓勵成為支持自己的力量。聊到如何保持創作的熱忱,曼玲說:『 應該就是好玩吧!把所有事情都變得好玩,去實現自己想表達的部分。』

 

每天一點給自己的養分,累積成可觀的能量

       儘管家庭主婦的價值很難被社會所重視,也會因外界的眼光而覺得自己很微小,曼玲常自我提醒:『 對家庭付出的陪伴和關愛,不是可以單用金錢去衡量的,將時間投注在身邊重要的人身上,情感收穫和成長都會成為自己的反饋。』想要送給媽媽們的訊息:『 不管是職業婦女或是全職媽媽,每天除了放鬆之外,花一點時間在自己身上,做做運動、學習、閱讀、創作,只要是可以從中汲取的養分,每天累積一點,長時間下來就會是很大的能量。』祝福所有媽媽,對生活保持著好玩的熱忱,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

       曼玲身為全職媽媽和自由創作者的雙重身份,和所有的媽媽一樣,有著對孩子滿滿的愛和想要實現的自我價值追求。從小就唸美術班的曼玲,在課堂表演中發掘了繪畫之外的熱忱 — 偶戲。畢業後除了插畫接案也從事戲偶的美術設計,對曼玲來說,繪本和戲劇雖看似不甚相同的媒介,但對他來說都是透過一個畫面說故事,從微觀的角度把世界上複雜的運行,用自己的觀點簡單的講述一個有生命力的故事。

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找回對自己的信任

       繪本的創作則是在當了媽媽之後陪著小孩一起讀繪本,在陪伴相處的日子裡,一起把時間的節奏活慢。原本平凡無奇的公園,乘著好奇心和想像力飛翔於世界裡的一草一木,透過小孩的眼睛就像是萬花筒的重組與加乘,成為了不可思議的奇妙組合。『 誰要來喝下午茶?』一書的構想就是這樣誕生的。創作期間仍需要花大量時間在小孩的照顧和處理著瑣碎卻不易的家事,曼玲形容那段日子的挑戰:「 很像自己在海邊的沙灘上堆沙堡,只要浪一來,剛才用盡心力建立好的一切,轉眼瞬間就被浪打碎。」看著同輩、朋友們各個都有精彩的嘗試和發展,即使自己有想要表達的創作,都被淹沒在生活的洪流之中,只能透過零星和夜深人靜的時間去拼湊出故事的雛形,真正的實踐,還是等到小孩上學,才得以有相對充裕的時間。期間歷經了自我價值懷疑的低潮,透過慢慢的去傾聽自己內心:「 如果我自己都覺得自己很糟糕,那還有誰會看見自己的好呢?」慢慢的去看見自己的本質、肯定自己,完成了第一本繪本創作,出版了『 誰要來喝下午茶?』,也從中找回對自己的信任。

bottom of page